本报见习记者 王思文
2019年以来债券市场并不平静。
近日康得新资金乱象事件引爆市场。短短4个月康得新就有3起国内债券违规事件1起美元债违规事件。5月12日康得集团董事长、康得新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钟玉因涉嫌犯罪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更是将康得新推向了“风口浪尖”。
回溯今年以来的债券市场违约数量并不比去年少。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自2019年以来尚不足五个月已经发生67起债券违约事件涉及发行主体31家合计债券余额达458.33亿元。
据统计国购投资有限公司、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债券违约数量居多。
不过也有部分公司快速偿还了相关本息。例如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4月22日将部分资金支付到上海清算所应收固定收益产品付息兑付资金户但由于资金划转不及时导致未能按时支付从而导致债券违规。此后公司于2019年4月22日晚间完成将全部资金支付到上海清算所的操作并已于4月24日完成兑付。
《证券日报》记者从目前债券违约的情况分析来看今年新增违约主体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因账号被查封、现金流短缺、筹融资渠道受限而无法偿付本金或利息这已成为今年债券违规最主要的原因。二是因发行人处在申请重整/已获受理/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而导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三是由于受宏观降杠杆、银行信贷收缩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公司资金流动性出现问题而发生多起债券违规。
此外也有个别公司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而导致债券未能按期偿付。例如由于发行人控股股东董事会主席不能正常履职及媒体新闻事件等不利因素冲击公司正常经营受到重大影响而无法按期偿付本次债券到期应付的利息;因某银行拒不配合完成募集资金划付和查询余额业务导致公司回售本金和利息未能按时划转。上述原因均导致了个别债券发行人出现债券违规现象。
从违约时间上来看债券违约速度在3月份明显加快仅3月份就已有37起违约事件发生。
中诚信国际分析师认为本轮违约潮的主要违约主体依旧是民营企业平台公司未发生债券违约。展望后市发行则有望升温信用风险仍将持续释放。一级市场方面预计二季度债券发行或将升温。信用风险方面预计二季度债券违约风险不会明显弱化仍将持续释放。另外平台公司非标债务违约风险暴露的可能性或将提升希望市场警惕非标债务风险向债券市场传导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