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早盘*ST康得毫无悬念再度跌停封单超33万手该股11个交易日9个跌停截至发稿股价报3.50元。
|
122亿存款消失事件持续发酵
5月14日晚间深交所对*ST康得下发年报问询函要求说明截至目前控股股东非经营资金占用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发生时间、形成原因、占用方式、累计发生额、日最高余额及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等12个问题。
*ST康得年报披露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4亿元;公司对2018年度经营活动进行自查的过程中对公司账面原已确认的部分营业收入进行了销售退回账务处理。
问询函要求公司逐笔列示对已确认的营业收入进行销售退回涉及的具体交易事项包括发生背景、时间、交易对方基本情况及履约能力销售合同的主要内容结合上述情况说明上述交易是否具备商业实质;将已确认的部分营业收入进行销售退回涉及的具体金额及原因并请自查是否存在虚构交易事项、提前确认营业收入、确认不符合条件的收入、收入确认与回款情况相背离的情形。
报告期末公司可供出售金额资产42.28亿元占总资产的12.34%;年审会计师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计量的准确性无法表示意见。
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被投资单位具体情况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倾斜关系;逐条说明上述股权投资的具体情况包括投资时间、投资内容、金额、持股比例、资金来源公司对此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履行的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结合被投资单位具体情况及《股权投资协议》的具体内容说明上述股权投资的安全性是否存在无法收回本金的情形;进一步说明公司进行上述股权投资的原因、是否具备商业实质。
4月29日*ST康得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在银行存款中仅北京银行西单支行的余额就达122.1亿元。但会计师事务所及董事会成员都对这一真实性表示质疑公司年报也被出具“非标”意见。百亿现金去向成谜让市场一片哗然。
年报披露后深交所随即下发关注函要求*ST康得说明存于北京银行122.1亿元的用途并披露与北京银行西单支行签署的现金管理协议。
5月7日*ST康得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存放于北京银行的122.1亿元现金是为公司项目运营及海外并购作资金储备。*ST康得在回复中披露一则现金管理协议显示其与控股股东康得投资集团均在北京银行设有账户。
5月8日深交所再次给*ST康得发关注函要求其说明现金管理协议的具体内容以及协议是否导致康得投资集团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5月10日晚间就公司122亿元货币资金相关问题*ST康得回复了深交所的二次关注函。根据回复函*ST康得称由于公司无法核查控股股东康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账户的现金流动情况公司目前无法确定公司资金是否已经被康得投资集团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要求北京银行西单支行向监管机构和市场公开联动账户的全部运行情况。
5月12日晚间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康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钟玉因涉嫌犯罪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3个月99家机构撤离90家
当*ST康得还叫康得新的时候是投资者眼中倍受青睐的白马股。
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年报*ST康得有99家机构持仓其中基金88家持仓股数9042.56万股占流通股(含锁定股)比例2.79%占总股本2.55%;券商集合理财2家持仓35.78万股占流通股(含锁定股)比例0.01%占总股本0.01%;其他机构9家持仓16.31亿股占流通股(含锁定股)比例41.18%占总股本37.76%。
然而2019年一季报显示99家机构只剩下9家机构还持仓*ST康得。其中其他机构8家基金1家。
除了大量机构的撤离年初不少券商的研报和评级也都不看好*ST康得。
2019年1月16日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康得新是高分子材料行业的龙头民企因2018年底控股股东康得集团极高的股权质押比例和信托计划违约而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首次下调康得新主体和债券评级并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光大证券评级报告1月16日将康得新主体信用等级由CC级下调至C级同时将“17 康得新MTN001”、“17 康得新MTN002”债项信用等级由CC级下调至C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