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崭露头角由当时的法西斯国家日本首先使用了航母战术其对手就是当时的美国人。日本海军不告而战偷袭了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其所利用的就是全面使用航母上的舰载机进行轰炸。但是好在当时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军军舰并不多这才损失不大。在此之后美国人就喜欢上了航母战术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将其从日本人那学习的航母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并且在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更是发挥其造船技术猛造航空母舰直到现在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就达到了十一艘之多比其他国家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数量都要多。
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进行全球争霸相对于美国在海军装备研发上面的实力苏联人要略差一筹。因此针对美国人的海上优势苏联决定采取不对称打击的方式来与美国人进行竞争起初苏联采取的方式是使用反舰导弹来威胁美国人的航母。但其后不久苏联人就发现这种方式虽然有杀伤力舰艇的吃水线以上的部位通常都比较坚固打击效果实在不怎么样无奈之下苏联人只得选择了从水下实施攻击的方式。说起水下攻击的方式对传统的当然属于鱼雷了苏联人就在鱼雷上下功夫。鱼雷作为一种传统的水下反舰炸弹有着其天然的优势那就是其从水下实施攻击通常打击的都是军舰最薄弱的水下部位你所造成的伤害当然要远远大于其他武器装备。
苏联人在下了大量的苦工夫之后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苏联人发明了新式的超空泡鱼雷也叫暴风雪式这种鱼雷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人们对鱼雷的认知。按道理说由于水中的密度远比空中要大所以鱼雷在水中的速度绝对不会超过空中物体的速度但是苏联人别出蹊径竟然想办法突破了这一规则。新式的超空泡鱼雷的工作原理就是制造更大的空泡包裹住鱼雷本体这样的话语来面对水中的阻力就要小的很多加上鱼雷驱动时的动力其在水中的运行速度将极为恐怖达到了400公里的时速这可是相当于一架活塞螺旋桨飞机的速度了。此外这种鱼雷的装药量也非常大加上其速度又很快对于敌方的舰艇这种鱼雷只要一发命中目标即便是航母也会彻底无救。在击中目标之后由于是在水线以下正好是舰艇的薄弱地带被命中后目标的生存概率是非常之小的。因此当时的苏联更是称这种鱼雷为航母杀手其实一点也不过分。
按道理说如此厉害的一种反航母的武器应该是非常出名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这种反舰导弹作用并不大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它有天生的弱点那就是射程太近只有15公里。可以说在现代战争中没有任何舰艇能够接近敌方舰艇15公里。俄罗斯也知道这个弱点因此也一直在寻求突破之中但是最终直到现在还没有突破。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从俄罗斯购买了大量的该型鱼雷并对这种装备进行了研究据说在射程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我国的鱼雷技术也因此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利刃/三生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