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凌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公司(MSCI)发布5月半年度指数审议结果将中国大盘A股的纳入因子由5%提升至10%并同时公布新纳入和剔除的个股名单。此次指数审议结果将在5月28日收盘后生效。
川财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认为创业板大盘股将首次纳入外资对新兴产业配置比例有望提升。从行业角度来看首先A股纳入MSCI指数的纳入因子由5%提升至10%外资配置比例居前的行业有望获得资金流入如食品饮料、家电、非银行金融、银行等;其次创业板个股纳入MSCI指数后外资对新兴产业板块的配置比例有望提升。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医药、电子元器件、计算机、机械等板块。创业板中外资相对偏好医药板块此次纳入MSCI指数的创业板个股中医药板块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为32%。
海外资金立足于长期投资投资理念较为成熟。以大金融、大消费为代表的那些流动性好、现金流充裕、业绩稳定的白马蓝筹股有较高的确定性收益值得长期投资。
从成分股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中国大盘A股中纳入比重较高的行业有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房地产、电子、汽车等行业的集中程度相对较高。MSCI明显偏好金融板块和消费板块银行和非银金融两个行业的占比合计达到32.36%。和大盘股标的相比中盘股标的没有明显地偏好金融和消费在各板块间的分布相对均衡。
在长城证券分析师汪毅看来尽管北上资金短期表现为净流出中长期来看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的趋势不会改变A股国际化的进程仍在不断推进。MSCI扩大纳入比例、纳入富时罗素指数、纳入标准普尔指数等事件总共可能带来约6000亿元人民币的海外增量资金。外资的持股规模和持股比重有望持续扩大外资的话语权也将不断提升价值博弈投资风格有望强化。建议关注MSCI扩大纳入比重等外资可能提前布局的重要时间窗口尤其是外资偏好的大金融、大消费领域的价值蓝筹。
“行业配置建议上市场波动之中建议重视结构性机会。关注MSCI比例提升和通胀抬升背景下的相关机会部分消费和金融板块的阶段性配置价值;贸易战升级使得全球避险情绪提升关注贵金属、军工等方向;近期加速调整之后伴随科创板正式上市临近可以考虑重新布局科技创新主线建议自下而上精选优质个股。”汪毅表示。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张玉龙认为 MSCI首次纳入与扩大纳入前三个月净流入最大的前五个行业有3个重合分别为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和银行而这三个行业也是在MSCI纳入标的中市值占比最高的三个行业。我们对纳入MSCI的标的按市值与股份数量进行统计发现入选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市值排名前十的行业包括银行(9.3万亿)、非银金融(4.6万亿)、食品饮料(1.8万亿)、采掘(1.6万亿)、建筑(1.3万亿)、化工(1.2万亿)和汽车(1.2万亿);从股票数量角度排序非银金融(14.1%)、银行(8.6%)、医药生物(6.3%)、公用事业(5.9%)、房地产(5.9%)建筑装饰(5.4%)、汽车(5.4%)、交运(5.4%)、化工(5.0%)和有色(5.0%)。与沪深300指数行业市值构成对比超配银行、非银金融而低配传媒、通信。过去纳入因子扩大后北上资金会在纳入前3个月显著流入在标的中市值占比较高的银行、非银金融和食品饮料行业。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扩大纳入的效果较首次纳入有所减弱我们认为主动型资金配置行为受MSCI影响逐步钝化。在MSCI纳入标的中占比较高的金融消费龙头在本次扩容中仍会受益但边际效果将持续减弱。
– 新闻多一点 –
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已见雏形
MSCI二次扩容顺应了国际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为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也为沪深交易所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契机。沪深交易所要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制度、服务与国际接轨完善境外投资者服务体系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境外投资者着力提升技术能力做好多样化市场联通模式或产品合作的技术储备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将沪深交易所打造成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高成长上市公司的纽带和桥梁。
不难发现去年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顺利上市目前交易和持仓规模稳步增长交易量已突破单边10万手功能发挥初步显现。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开启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为期货市场现有品种的国际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多的期货品种国际化正在扎实推进中。首次允许外方在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中拥有51%的股份使得国际投行能以业务条线垂直管理的模式将中国业务纳入全球业务的统一管理之中还国际投资银行以本来面目。允许外方在合资期货公司中拥有51%股份的规定已经在公开征求意见即将生效实施。第一只H股全流通试点正在顺利实施即将完成。过不了多久境外上市的红筹科技公司将在沪深股市发行CDR促进中国科技企业与中国资本更好地结合。
这迈出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与最悠久的国际成熟市场对接的每一步从产品、投资者、中介商、资金流等各个方面看可以说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已见雏形。
(经济日报 记者:温济聪 责编:胡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