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家琛
张之洞是泸州老窖历史上第一个重量级带盐人。
公元1866年张老爷子从北京出发赴川上任路走了整整一年。路过泸州的时候仆人为了一扫张之洞路途劳顿于是道拐拐走弯弯走到小巷深处最后一家温永盛作坊给他的老爷捧来一坛好酒。
张之洞微醺中吟出了那个后世耳熟能详的名句:
“酒香不怕巷子深”
不过张之洞那时喝到的酒并非泸州老窖而是——泸州的老窖。
不要紧“泸州的老窖”后来都成了泸州老窖。包括温永盛在内大约20家明清作坊全部被整合进泸州老窖的酿酒窖池群。当年巷子深处的千口老窖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国窖”由此诞生。
再后来50到80年代泸州老窖扩大产能兴建了罗汉基地几十年过去最近的窖池的如今也有30年窖龄。
2018年中央第五生态环保督查组从北京来到四川在泸州现场检查发现重点企业违法排污问题突出大量污水直排长江。
督查组5月9日公布了具体问题:泸州老窖罗汉酿酒基地污水处理站实际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长期高于设计处理浓度导致生化池漂浮大量死泥加之加药系统老旧药剂混合不均匀污水处理设施长期不正常运行。
此外因管网破损部分污水直接渗漏外排至市政排污渠渗排污水化学需氧量、总磷、悬浮物浓度分别高达345毫克/升、27.5毫克/升、80毫克/升均超过行业直接排放标准限值。
这与泸州老窖年报披露的数据是截然不同的。泸州老窖2018年报披露:
罗汉基地化学需氧量浓度23.99毫克/升。这比督查组的数据低了整整14倍。
(漂满死泥的泸州老窖污水处理站生化池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同样的检测项截然不同的数据。难不成又是会计错了?
这次恐怕是“窖”错了。根据官方的解释:
“因罗汉基地污水处理站建于上世纪80年代确实存在设备老化有时出现运转不正常的情况。”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污水究竟是只渗漏了一天?还是一年?还是十年?恐怕是一笔糊涂账了。
泸州老窖背靠长江坐拥10086口老窖池方才生产出高端白酒。自然的恩赐祖先的文物遗留给泸州老窖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去年净利润近35亿毛利高达77.53%。
取之于窖也应该用之于窖。对于那些有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老窖、老生产基地泸州老窖公司理应维修改造保障其正常运行。对于滋养整个泸州的母亲长江更应该敬畏。
正如泸州州老窖掌门人刘淼曾表示的那样:
“当前白酒行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应该造福社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这句话泸州老窖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