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峰
话说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之后莫斯科大会战随即展开。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军最高统帅部却允许西方面司令员可以后撤到尔热夫维亚兹马防御地区。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事实上自从德军日益逼近莫斯科的那时候起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苏军最高统帅部高度重视早在1941年的7月就加强了莫斯科周围的防御力量并发出指令“要求其主力部队之一的西方面军转入防御状态从次要方向和相对坚固的阵地上撤出6个师担当莫斯科战役的预备部队。”之后当时光又走到了月底的时候面对德军新一轮的攻势苏军最高统帅部更是高度重视。并于9月27日再次要求西方面军要注重加强防御通过对德军展开系统的侦查提高部队的预备作战能力。
因此等到9月30日的时候苏军用于莫斯科战役的兵力至少也有95个兵团。大约占到苏联所有兵力的百分之三十。但是对于苏联而言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无论是预备部队还是作战部队基本上没有满员的。截至9月底也只有由布琼尼元帅所指挥的预备役方面军(第31、第32、第33、第49集团军)守护在其主力部队西方面军的东翼所以西方面军的情况相比其他部队就显得十分危险。
当然为了弥补兵员的不足莫斯科市委紧急号召莫斯科城市内所有的居民都进入到了防御阵地以协助部队守好阵地。同时其它地区也有25万的青年积极响应莫斯科市委的号召投身到了莫斯科防御战当中。但是尽管如此由于西方面军的武器装备十分落后所以对于西方面军而言依然十分危急。比如当时的西方面军每隔一公里也就只有9辆坦克1门反坦克炮7门火炮此外机枪的数量也非常短缺。
显然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指挥员正确的判断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此时的西方面军主力主要还处于维亚兹马以西但是德军的主力却处于杜霍夫施纳随时都能从两个方向将西方面军予以包围并消灭。并且对于苏联的西方面军而言武器弹药的供给与后勤保障的运输也都显得十分困难。特别是炮弹、航空燃油和汽车用油等物资更是如此。
显然如果苏联的西方面军就是以这样的情况和条件去反击德军侵略的话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必败无疑。再加上这场莫斯科的大会战一直持续到了1942年的4月也没有结束。因此苏联的西方面军是岌岌可危。而等到了1942年的10月。德军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对西方面军的合围。于是审时度势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将西方面军暂时后撤到尔热夫维亚兹马一带以保存有生力量。
总之德军大兵压境苏军最高统帅部为何还会允许西方面军后撤?那就是如果苏联的西方面军再不后撤的话就随时都有被德军全歼的可能。(吕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