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一个动听的称呼犹如少女芳名。楼兰遗址在罗布泊西岸今天新疆的若羌县。现在看来是满目凄凉、寸草不生之地天上没飞鸟地上没走兽。曾经在此地的楼兰古国有什么样的神秘在其中发现的3880年前的“楼兰美女”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探寻。
公元7世纪唐代高僧玄奘取经回来路经楼兰所见为“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可知这时候楼兰已经是个空城了仅剩下雄伟的城郭。随着自然的变迁7世纪楼兰古国所在的整个罗布泊都变成荒漠楼兰古国也湮没在千里黄沙中一度被人忘却人们甚至怀疑历史上是否曾有过这个国度。时间一年又一年尘封的王朝丝毫没有向世人展示她美丽容颜之意不断地在身上累积厚厚的尘土。
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一支探险队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罗布泊一带。由于带路的向导爱尔迪克的迷路他们在孔雀河下游偶然发现一座神秘的古城遗址。第二年这支队伍再次来到这片不毛之地。这次探险他们揭开了世界考古史上楼兰文明的序幕。经过数天的发掘在古城找到钱币、陶器、丝织品、粮食以及几十张写有汉文的纸片、100多片竹简和几管毛笔。通过与中国历代有关楼兰古城的文献作比较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物都属于楼兰文明从而确定这座被湮没的古城就是楼兰。埋在沙漠中的古城终于重现于世!
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并略带伤感的文明也由此向世人敞开心扉。通过那依然严整的古城建筑遗址数量众多的石器做工独特的铜铁器充满异域风情的饰品以及饱经沧桑的古代文书楼兰将昔日的繁荣昌盛再现于世。
令考古工作者费解的是:楼兰古国是如何从一个繁华的城邦湮没于沙漠中并最终成为一所神秘的死城的?楼兰在消失了1000多年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著名的唐诗《从军行》。在这首诗中楼兰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目标出现。事实上楼兰是汉代西域的一个小国家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
据说它曾经是一个繁荣富庶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丝绸之路”要道。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楼兰的许多记载最早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这些记载大部分来源于张骞通西域经过楼兰回国后的叙述。汉代的一条丝绸之路要经过楼兰古国楼兰也因此成为中原与西域各国交通往来的枢纽。到汉朝时它改名鄯善国成为西域重镇;三国时期成为魏属国;西晋时期封鄯善王为归义侯;到了公元4世纪为零丁国所灭至此楼兰在历史上消失了。从1901年斯文赫定的初次发掘到1980年中国考古学家的最新考察这一系列活动都初步再现了楼兰古国的灿烂文明景象及其对沟通中西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遗址上发现的文物中有许多古币比如中国汉代的五铢钱还有大量的器具用品如丝织品、陶器以及漆木器。令人惊奇的是竟然有公元初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的佉卢文并且有希腊、罗马的艺术品还有流行在中亚撒马尔罕、布哈拉一带的用窣利文字书写的纸片残件波斯的地毡残片以及具有罗马、波斯风格的壁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了楼兰古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
为了唤醒那沉睡已久的楼兰古城开辟楼兰文明考古的新时代1979年我国新疆考古研究所组织了楼兰考古队进驻楼兰古城。在这里出土了3800年前的楼兰女尸发掘出了古城的建筑遗址以及大量的石器、铜铁器、饰物、文书等等往昔楼兰的繁荣仿佛又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楼兰女尸”。在通往楼兰的古老通道上有一大批古墓几具完好的女尸就排放在一座座奇特而壮观的古墓里。这些女尸脸庞不大下颏尖圆高鼻梁大眼睛双眼微闭神态安详几乎个个是年轻貌美的姑娘。她们赤裸的身体用毛织毯包裹由起连接作用的骨针或木针点缀着足下为做工精良的短筒皮鞋。她们头上戴着帽檐为红色的素色毡帽几支色彩斑斓的雉翎点缀其上其美貌可想而知。同时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器物有木器、骨器、角器、石器、草编器等。其中木器还有盆、碗、杯和锯齿形刻木。为什么这些女尸在这里沉睡了千百年还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些女尸是些什么人?这都有待于人们去深入地研究和考证。
与此同时楼兰古城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古城遗址东西长335米总面积10万平方米。城墙采用夯筑法建造大概是由于地域相近的原因它与敦煌附近的汉长城相似。城墙的四方还有城门城内有石砌的渠道。城区以古渠道为中轴线分为东北和西南两大部分。东北部以佛塔为标志西南部以“三间房”为重点散布着一些大小宅院。
其中东北部佛塔的外形如同覆钵与古印度佛塔有几分相似。在佛塔附近考古队发现了木雕坐佛像和饰有莲花的铜长柄香炉等物品。同时许多钱币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品也被发掘了出来。这一系列发掘从理论上验证了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贸易的中继站有过辉煌繁华的昨天。
西南部的“三间房”遗迹是楼兰古城中用土垒砌的唯一现存的建筑遗址。考古人员在此清理出织锦、丝绢、棉布和小陶灯等物还发现了一批比较完整的汉代文书。历史学界从文书的内容上判断这里曾是一座个官署。在三间房西南的宅院遗址里考古队清理出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如木盘、木桶以及许多家畜的骨头等。这些具有重要生产和生活作用的器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昔日的文明和沧海桑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楼兰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丝绸之路上繁荣的商旅驿站和贸易中心之一。而今天都湮没在历史的黄沙之中不过残存的遗址仍然能显示出昔日这里所拥有的辉煌。
无论楼兰留给了我们多少珍贵的遗迹多少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不可多得的美丽那曾经水流清澈、水土肥美的可人绿洲曾经令世代楼兰人眷恋的心灵家园最终还是被无情的黄沙吞噬了。难道楼兰古城的消失真的是一个现代人不可推测的神秘力量所为?事实恰恰相反从出土文物来分析这个问题考古学家指出这一问题应当和富有神秘色彩的罗布泊联系起来考察。古楼兰国气候湿润、植被繁茂汉魏时期的罗布泊就位于古楼兰遗址附近当时北面的孔雀河与南面的车尔臣河都汇入了塔里木河然后经库鲁克河在楼兰城注入罗布泊罗布泊湖水孕育了楼兰城的文明。但是由于塔里木河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湖中湖底逐渐淤高终于使塔里木河无法流入而另择流道从而导致了罗布泊的干涸。
4世纪时由于罗布泊向北移动使得楼兰城水源枯竭、树木枯死往昔兴盛的城邦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城内的居民们纷纷弃城远走寻觅新的水源而楼兰古国也随之渐渐消失。除了河流改道、罗布泊缩小以至迁移造成了楼兰古国的消失之外也有不少研究者猜测人为因素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古楼兰的废弃以及城邦周遭的沙漠化产生直接与当时的居民兴修水利迫使孔雀河、塔里木河南流进行灌溉造成了孔雀河、塔里木河改流不再流入罗布泊相关联。由于中国历史上战争频繁各民族的纷争不断这也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或许出于这种原因楼兰古城最终如同其他湮没在荒漠之中的城市一样告别昔日的辉煌而消失了。
以上种种论述虽然提出了有关楼兰古城及其所代表的楼兰文明的一些假设但是关于楼兰王国的衰退以致湮没的谜底并没有真正揭开。楼兰古国的居民究竟是哪个民族?在楼兰衰落后他们迁居何处?他们的后代又在何方?至今仍无人能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