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开始“5G”从话题走进了现实。对新技术好奇的消费者终于可以买到一部5G手机用上5G网络了。根据GSA 5G终端生态报告截止4月底公开宣布过的5G手机一共有16款但对该数据梳理发现这16款中已上市以及明确售价的5G手机仅有6款其余为原型机发布、PPT发布这6款手机的平均售价高达6587元人民币其中的4款来自中国品牌。
虽然第一波5G手机主力军来自中国但目前中国运营商尚不提供正式的5G套餐服务。实际上2019年中国5G预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这意味着直至今年底 5G 手机都将是各家品牌竞争的制高点。
但在5月8号OPPO在国内首先开启了 5G 友好用户招募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通过OPPO Reno 5G版手机体验这三个城市的5G网络——这也是国产手机品牌的5G手机第一次从展示柜中到了普通用户手中。
国产手机厂商为什么要抢跑5G?
尽管各大运营商、手机厂商都在2019年积极布局5G但今年并不是一个适合普通用户正式使用5G服务的时间。
首先对于5G设备来说在2020年下一代高通5G调制解调器X55发布之前5G手机较4G手机来说只会耗电更高比如三星Galaxy S10 5G版手机屏幕和边框都比4G版本更大更厚以便手机承载一个容量更大的电池支持手机的高耗电量而这些额外的硬件成本最终都将由消费者买单。
从左到右:S10e、S10、S10+、S10 5G;图片来自the verge
即便5G手机就绪了现在的5G网络依旧没有准备好。比如中国移动承诺在北京建设一万个5G基站以便保证网络运营良好而2019年中国5G网络处于试商用期基站数远没有达到这个数据。上周数码KOL飞猪(@flypig)拿到OPPO Reno 5G版手机在北京体验5G服务的时候开车半小时都没有找到5G信号。
而在5G已经正式商用的美国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毫米波高频信号为美国运营商的主流网络信号(Version和AT&T采用毫米波而T-mobile是600MHz信号)而这种信号最大的问题在于信号遇到障碍的传播问题——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在 5G 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可能远大于从前对基站分布乃至基站密度的要求也更高。
所以在这种前提下为何手机厂商还要挤破脑袋抢发5G手机?
(1)匀速跑就会被淘汰
2010年海外主流运营商开始规模性建设4G基站被称为4G元年。从4G元年到网络成熟大概花费了4年左右时间。如今国内4G用户规模达七成未来十年5G也将重复4G的发展路径成为主流网络。
手机接收5G网络必须需要5G芯片、射频、天线等硬件支持也就意味着想要在未来十年内使用主流的5G网络必须换机。
据IDC 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全球手机出货量为3.108亿部较上年同比下降6.6%全球手机市场还在持续下降中而5G将带领全球手机用户走入换机潮。
这波换机潮是饱和手机市场的一个增长机会。有20年通信行业经历的职业经理人陈丰伟认为“如果没有5G的快速迭代我国手机销量肯定还是会下降。”这也和IDC的另一数据预测结果一致——随着5G手机逐渐普及智能手机销量将逐渐攀升。
在这新一轮的市场增长期没人敢落后未来手机第一梯队将保持5-6个品牌当第一梯队的玩家都在加速跑的时候匀速就是落后。一位手机业内人士曾在《财经》(http://yuanchuang.caijing.com.cn/2019/0221/4564685.shtml)的采访中表示“中国手机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厂商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在优势的对比而是看谁存在短板。”
据IDC预测今年5G手机出货量670万部仅占总出货量的0.5%。到2023年5G手机出货量将达总出货量的26%。
(2)手机厂商争夺话语权
2004年通信企业主导2G网络向3G网络转换彼时整个行业尚未找到3G网络的重要用途运营商拥有绝对主导优势也拿走了行业最重要的利润点手机厂商需要依赖运营商作为重要的手机销售渠道。
因此运营商的市值高企掌握着行业话语权。比如当时中国移动的1727亿美元市值远超手机品牌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而互联网服务企业腾讯、阿里、百度的市值连中国移动的零头都不到。
2008年苹果推出iPhone 3G版以及APP Store3G网络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行业利润从运营商开始向手机厂商及互联网服务企业转移而商场上永远是越赚钱的话语权越大。
尽管如今手机出货量进入瓶颈期但手机厂商仍在尝试以技术来获取更多行业话语权。
5G标准制定是第一次中国手机厂商参与通信标准制定OPPO、vivo、努比亚、酷派、小米都参与了5G标准制定开始于运营商、元器件供应商等一起主导一次通信变革而各企业的5G话语权要看最终参与企业的核心专利数。
5G标准必要专利排行榜 数据来源:IPlytics
就上图来看5G核心专利技术依旧在上游核心元器件供应商手中但手机厂商与他们的合作方式已经不是单纯地单向购买而是产生了更多专利交叉许可的可能。
此前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采访中称“专利费问题不是OPPO最该关注和担心的问题OPPO在5G上也有足够的专利布局也会有专利的交叉授权。”根据IPlytics 的统计在以智能手机为核心业务的手机厂商中OPPO 所获得的标准必要专利数位列第一位。
(3)拓展新市场的绝佳机会
全球可以提供5G手机的6个品牌中有4个是中国品牌足以说明中国手机厂商在5G上的决心。
毫无疑问领跑5G的手机厂商拥有光环加持后一定会带来更好的品牌效应而对于它们来说这一光环在新市场的作用更大。中国手机厂商在东南亚、印度市场都有较为成功的发展进军美国发展遇阻欧洲成为中国手机厂商在西方成熟市场的新一必争之地。
在欧洲市场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在今年2月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中国手机品牌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超过32%其中华为和小米作为征战欧洲市场最为成功的两个国产手机品牌分别占比23.6%、6%。
尤其这次5G潮率先接受中国手机厂商的市场便是欧洲市场另外正式商用5G的韩国、美国已宣布上市的主流5G手机品牌为LG、三星、moto。
尽管如此5月1日OPPO在瑞士首发OPPO Reno 5G版成为了整个欧洲大陆上用户可以购买到的第一部5G手机而华为和小米在瑞士则在次日宣布接受5G版手机预订。科技媒体TechRadar(https://www.techradar.com/news/the-first-5g-phone-in-europe-was-unexpected-and-heres-what-it-means-for-you)认为OPPO Reno 5G版不仅提前一天发布而且可以直接接受购买“OPPO在欧洲市场的5G手机先发优势比人们想象的更大。”
另一方面欧洲是运营商主导的市场对于欧洲市场的新晋玩家来说能够与当地运营商合作5G服务的方式向欧洲市场推出自己的产品不仅是再好不过得营销推广机会更是有效拓展渠道的方式小米、华为、OPPO在瑞士的5G手机都选择与当地运营商一起合作推出。
都在抢跑5GOPPO凭什么跑在了最前面?
(1)独立的5G技术解决能力
在正式推出Reno 5G版之前OPPO实际上已经拿出过两部5G原型机分别是基于R15和Find X改造的。通过前者OPPO打通了中国首次5G信令连接和数据链路。通过后者OPPO首次实现了n41和n78、n79三个频段的链接。其中n41是目前中国移动的试验频段而n78属于联通和电信。这也意味着OPPO在去年12月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支持中国3大运营商网络的基本能力。
5G通信标准的复杂性给手机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很多难题——手机内部天线数量、射频器件数量都要大幅增加此外手机内部设计、功耗发热控制等都是让手机厂商挠头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手机的配置要求也给5G的集成增加了难度。比如90%以上的全面屏设计会进一步挤占天线的净空区阻碍5G信号的发射。只有掌握更底层的技术手机品牌才不会被技术局限限制创新。
根据OPPO 5G 相关研发人员唐悦透露OPPO没有直接采用芯片商提供的参考设计而是做了一套自己的方案。虽然这会给设计带来很大的复杂度但通过自研定制的方式相对降低了用户的成本以便用户能用到性能更好的产品。
(2)稳定的量产能力
对于消费者和运营商来说目前可选的5G手机都并不多手机的实际供应状态并不如各大厂商所宣称的那样很多手机即便公布了发售日期和售价但仍处于预售阶段消费者并不能买到真机保证充足的现货供应也成为一个核心竞争力。
而OPPO一直在供应链管理上颇有心得同时在全球自建工厂保证生产品质和效率因此我们几乎没看过OPPO出现过断货或者抢购的负面新闻。OPPO Reno版在瑞士电信的商店中开放购买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更懂用户
OPPO ColorOS用户目前已经超过3亿。而IDC数据显示OPPO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出货量达到了1.131亿部。庞大的现有用户群也都可能成为OPPO 5G的下一个用户。
至少通过5G星火计划OPPO为自己未来在中国正式上市的5G手机积攒了第一批潜在购机者。
对目前用户而言4G手机已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与5G手机也就是80分和100分的区别。但OPPO的5G星火计划以及行业中同类型活动来说这都是一个了解用户需要5G做什么的机会能够为探索5G手机的杀手级应用做好铺垫与准备。
OPPO的5G星火计划通过5G手机产品与用户、开发商做沟通希望可以尽早地搭建起整个5G生态里面软件和服务的部分在大家尚未摸索出5G对于手机厂商的革命性意义之前抢夺先机。
而这也是手机行业未来持续高维度竞争的体现之一。
特别策划